文章發表                                               江式鴻 版權所有

 

首頁   事務所   研究室   推薦網站   研討活動   參考書籍        

 

 

艾拉迪歐•迪斯特(Eladio Dieste):建築與結構詩人

 

 

透過89Dialogue建築雜誌與國立台灣科技大學建築系魏浩揚老師的介紹,讓孤陋寡聞的我初次認識了艾拉迪歐•迪斯特。而當我看到作品照片時的那一剎那,立刻被其優雅輕巧的磚造曲面薄殼所吸引,個人也認為這磚造結構真是毫無疑問的是由天才所設計的。經過有關資料之收集與閱讀,使我相信他不僅是一位建築師、工程師,他應該更是一位構造詩人。由於其思考與工作層次是如此緊密整合,所以接下來且讓我們同時以理論及案例來了解他,這樣才能擁有迪斯特本質體系的全部。

 

 

 

艾拉迪歐•迪斯特在「土木工程設計(El Diseño en Ingenieria Civil)」專題〔巴塞隆納土木工程雜誌

公共工程(Obra Pública)」1988〕中曾自述:

 

現在距離我開始建築磚造結構已超過了四十年。在作品完成後的最近這些年以來,我們確認合理的且經濟的技術 已被找到,並允許最終作品達到任何一個使用磚構造之人所知道的極限品質。並非被一般所廣泛了解的是,磚塊 可以比最好的混凝土有較高的抵抗力,而且混凝土與砂漿無法像窯燒泥土一般,可以製成輕質構件,所以,輕結 構不可能以鋼筋混凝土來完成。待會我們所敘述的建築方法允許其建築速度與預製相類似,但僅需要較少的設備 與相似的勞工。簡易的必要設備與我們使用最小且最老式的預製構件等事實,反而造成了人們認為它祇是一工匠 行為,因而附加上它無法充分發展的含糊意義,以及它是個缺乏具有科學技術推展的運用。但我們一眼即可看穿 這並非事實。

 

同時,他對於加強磚造結構特性之精確評價是:

 

1)由於磚塊重量較混凝土為輕,因此臨時鷹架的成本可降低。

2)相對於混凝土而言,磚造薄殼其材料在施工前已90%固結。此外,磚塊從接縫砂漿吸收剩餘的水份,可加速其凝固並縮短支撐架固定的時間。

3)相對外部氣候而言,磚塊是強壯的,可提高其壽命。

4)磚塊具有調節內部環境的能力,同時有助於控制濕度。

5)僅需要少量水泥即可。

6)與混凝土比較,磚塊可容易地形成雙曲面。

 

西元1917年迪斯特出生於烏拉圭北方靠近巴西邊界的小鎮Artigas,而在2000年仙逝於孟特維多市(Montevideo)。1936年進入位於孟特維多市之烏拉圭共和國大學土木工程學系學習,並展現了特別是在有關應用數學的優秀天份,而1943年畢業之後,此份天賦也表現在他對於磚造薄殼的解析之中。除了使用混凝土與磚塊材料來建造薄殼結構以外,不用說他也必須是一薄殼結構理論專家,而對此方面迪斯特可說是遠遠超過專家。但是,如果僅是能夠精通當時之古典薄殼理論,則將無法得到產生一合理且美麗之薄殼結構的能力。因此,為了建造一完美的薄殼,則必須超越薄殼分析的古典理論。亦即,吾人需要擁有領會薄殼原理的能力,以及經充份精鍊而能自由地使用這些原理的敏感度。

 

川口衛(Mamoru Kawaguchi)1 教授認為當時之薄殼理論即是連續曲面結構理論,其中符合理論之邊界條件是分析 的必要前提,以尋得確切之數據來產生薄殼外形(圖1)。雖然從西元1930年代至1960年代在德國及其附近,有許 多偉大且忠實遵循這些必要條件的薄殼結構被建造,但是對比於拱形結構之合理性與經濟性,由於上述之必要條 件加諸了薄殼幾何形狀相當沉重的限制,故而造成非常少數之薄殼設計,能夠展現有關其變化外形與自由雕塑的奇妙效果。諸如Eduardo Torroja、Pier Luigi Nervi與Felix Candela等優秀的工程師,會不滿於此類分析上之限 制,而當時之分析並無法體認出,對於根植於深奧之曲線薄殼原理的存在,是故他們必須從古典理論的限制中解放 出來,而使得較少限制之造型成為可能。他們每個人以直覺方式轉化動人之曲線結構的條件,且各自地試圖超越 分析以理解薄殼原理並實現卓越的設計。艾拉迪歐•迪斯特之能力與識別力也確實優於他人,而容許他成為這樣的 結構設計者。

 

 

 

 

 

 

 

 

 

 

 

 

 

 

 

 

 

 

 

 

 

 

 

 

 

 

 

 

 

在西元1954年迪斯特設立自己的(合夥人Eugenio Montañez)事務所與營造公司Dieste y Montañez,並且專 長於 加強磚造結構的設計與營造。在此之前,他則是憑藉擔任公共工程部的各類職務來完全瞭解其國家,他也在文化圈 與著名的現代藝術家Joaquín Torres-García齊名。偕同與包括勒•柯布季耶(Le Corbusier)等歐洲重要建築師已有聯繫之建築師安東尼奧•伯內特(Antoní Bonet),迪斯特在烏拉圭之Punta Ballena,替Berlinghieri住宅 設計了他的第一個磚造拱頂。

 

隨著Dieste y Montañez之工作進行與經驗累積,他們完成了對前述之磚造效益的堅實理解,事實上迪斯特已創造且使自已成為加強磚造建築物的大師。雖然Dieste y Montañez的產量很龐大2,但是在有限的財務委任之下,大多數的工程係屬於儲藏、工廠之類簡易目的的作品,以及少量的運動設施,同時除了少許例外其作品完全在烏拉圭。

 

幾乎所有迪斯特的作品,都應用了他所發展的兩種基本加強磚造結構類型。其中之一,迪斯特稱為雙曲度拱頂系統 :「高斯(Gaussian)」或「雙曲拱頂(Vaults of double curvature)」,例如位於孟特維多市的TEM早期工廠 是其範例(西元1960〜1962年,跨度43公尺),而且也能在沙托市(Salto)的柑橘農產包裝工廠(1971〜1972年,46.5公尺,照片1)以及孟特維多市的港灣倉庫(1977〜1979年,50公尺,照片2)中看見。

 

 

 

 

 

 

 

 

 

 

 照片1  柑橘農產包裝工廠外觀            照片2 孟特維多市之港灣倉庫室內         照片3 Cadyl農業合作有限公司之水平筒穀倉

     

                              

對於大多數必須使用此類長跨度之用途而言,如果室內高度和體積要受到實用性之限制,則其相對的拱頂高度必 須較小,並且此類長跨度低拱頂也必須承受挫曲。所以,迪斯特針對該問題發展了一優美且經濟的解答。其中, 柑橘農產包裝工廠是雙曲度不連續拱頂的例子:此拱頂形成一系列拱帶,而在中央跨度為一明顯的斜 S形曲線, 可經濟地提供斷面深度以抵抗彎矩。此 S形由低處開始並終結於高處,因此,每一連續的拱帶提供了寬廣的弧形 窗,以給予空間豐富且分佈均勻的自然光線。每一拱頂之橫斷面則係承受靜載重的垂鏈曲線,可確保僅有壓力存 在於拱中。這些變化斷面在支承處轉變為直線,故可允許施工容易。所以,該拱頂 曲線(圖2)包括之元素為一 跨度方向之垂鏈曲線和與其正交之S形曲線,則此曲線成為:

 

 

z=[垂鏈曲線](x)×[S形曲線](y)

 

 

是故,其形式可被完全地定義。川口衛教授以為這裡重要之處在於垂鏈曲線僅是x之函數,而 S形曲線則祇是y的 函數(亦即各曲面之變數是分離的)。在此方式之下,跨度方向之彎曲形式的每一部分(x軸)成為一垂鏈曲線 ,其形狀可允許大多數之屋頂載重自然地傳導至跨度兩端的支承。此外,S形曲線(y軸)亦是獨立的,同時拱頂 兩端的高度(h1,h2)以及中間的造型(譬如天溝的形狀或是頂點的位置),將可針對整體需求而自由地選擇。 而側向力則是以邊樑間之繫桿來解決。

 

 

在選擇 S形曲線的形狀之時,迪斯特亦可同時增強拱頂的挫屈強度,因為當其磚造拱頂相對於它們的跨度而十分 細薄時,高危險的挫屈會生成於在垂鏈方向傳導壓力的部份。雖然對此情況之曲面,增加肋條或加勁條的技術應用很普通,不過迪斯特認為這是不適宜的作法,因為它不僅使用多餘的材料,也同時增加不需要的額外自重,故 而導致壓力的增加。所以,在取消拱頂之添加材料後,其造型本身可被理智地選擇以應付挫屈的危險,他的拱頂 變成沒有任何額外部分之細薄磚造薄殼的平滑曲面,並保證可以輕易地在需要的跨度上自我翱翔。

 

柑橘農產包裝工廠與港灣倉庫的意象,說明了高斯拱頂其敏銳的結構解答對於環境的高度務實性:漫射之光線能 夠緩和強光;在建築物中非承重牆之每一端部,以及承受輕量載重之邊樑的下方都會有額外光源;在一融合造型 、顏色與材質的天花板之下,使得大而無拘束的空間人性化。其中,孟特維多市的港灣倉庫係十九世紀在火災中失去屋頂之建築物的再造。除了建築品質早已聞名,迪斯特於此處將拱頂的經濟與文化雙重議題安置於保存計畫

之中。

 

另外,對於Cadyl農業合作有限公司位於Young之水平筒穀倉(西元1976〜1978年,跨度30公尺,照片3)而言,迪斯特則應用了連續的雙曲拱頂,使其高度符合需求且採光亦無問題。於不同之案例中,迪斯特是以位於基礎,或是基礎結合外部高戧堤(Berms),之混凝土樓板下方的繫桿(Tie Rods)來抵抗水平外推力。而位於Nueva Palmira的Navíor水平筒穀倉(1996〜1997年),其跨度則有45公尺且容量為75,500公噸。雖然是明顯的實用主義,但筒穀倉依然因其尺度與可視品質而令人印象深刻。

 

迪斯特另一特徵拱頂類型為「自載(Self-carrying)」拱頂或「獨立式(free-standing vault/Vaults self-supportings)」拱頂,它戲劇性又充滿變化地應用於Massaro農業化學工廠(西元1976〜1980年,照片4)或沙托市巴士車站(Salto Bus Station)(照片5)。外表上這些連續的波浪形薄殼其最令人驚訝的樣子,即是在沒有任何額外支撐之下,它們在柱端達到平衡的模式。對於一習慣於傳統薄殼理論的工程師而言,這就是等同於一「辦不到的」支撐模式。事實上,川口衛教授相信此種支撐方法並不是無先例的,它也許可以在1935年Eduardo Torroja之馬德里賽馬場(Madrid Racecourse)中找到(照片6)。不過,Torroja之賽馬場架構其柱子和拱頂是 鋼筋混凝土構造,並由於柱頭之形狀而可感覺到它就是拱頂重量的集中點,且自然地傳導至柱子,而有幾分像是 有機的型式。(照片7)

 

 

 

 

 

 

 

 

 

 

 

 

 

 

相對而言,迪斯特的獨立式拱頂則是磚造的,其強度較鋼筋混凝土構造為差(或者它被認為是那樣)。其整個拱 頂之擴張圓柱外形也完全地未變化,同時它們又極度唐突地平衡於鋼筋混凝土柱上。迪斯特之一系列獨立式拱頂 會給人無重量的感覺,川口衛教授則認為其中原因之一,就在於它們突然的支承方式。儘管薄殼之最大懸臂跨度 (沿其幾何軸向)大約有16公尺(例如Massaro農業化學工廠),但是其內面並無額外的元件。由於整個的連續 曲面是清 晰可見的,所以它看起來較其實際伸展為大,乃因而強化了前述之印象。

 

而這些自載拱頂擁有垂鏈線斷面,在長向上以其預力抵抗拉力彎曲應力,因此其機能是與一沿著幾何軸向建造的 樑一般,而且此拱頂也可延伸而長向出挑。此由柱子所支撐之樑的不同模式如圖3中所示。在千里達羊毛倉庫的 案例中,它接近一簡支梁,而如同Massaro農業化學工廠和沙托市巴士車站等計畫之伸展樑,它則使用了平衡懸臂樑類 型。假設是一簡支梁,其高張力將發生於中央跨度之較低邊緣部分,但由於此位置是薄殼的低凹部分, 所以很容易 使用傳統預力方法來安置一預力纜索,是故在千里達羊毛倉庫中,是使用傳統方式將預力用於低凹 部分。不過,對 於一突出或是平衡懸臂類型樑而言,高張力將存在於柱子附近之拱頂的較高部份。為了經濟且 有效地施預力於該部 分,迪斯特使用了一特殊器具(圖4,照片8)。

 

換言之,在第一層磚作完成之後,圈狀型態之預力鋼索被設置於拱頂的較高部份。而輻射狀之錨錠鋼筋與格狀之 均佈鋼筋,則安排在鋼索的彎曲部份,除了預力鋼索的垂直部分之間以外,澆灌輕質混凝土於整個拱頂。在混凝土已經凝固之後,使用一簡單的螺栓式千斤頂將平行的預力鋼索一起向中間拉緊。此鋼索即被施予一高張力,使 沿著拱頂較高部份之幾何軸向有效地導入足夠的壓預力。於使用金屬配件固定最短距離的鋼索之後,再使用剩餘 的輕質混 凝土完成拱頂。川口衛教授認為此種以千斤頂推開兩平行預力鋼索而導入預力之技術,已使用於西元 1939年Torroja著名的Alloz水道橋(圖5,照片9),而迪斯特則採用相同的原理,並巧妙地應用於其自身的磚造 拱頂之中。

 

 

 

 

 

 

 

 

 

 

 

 

 

而Massaro農業化學工廠的主要工作區域,是由兩組頭尾相接的五個長拱頂組合而成。每一拱頂的尺度相當可觀。橫向跨距有12.7公尺且長向跨距為35公尺,而最大懸臂則為16.5公尺。當最外緣之拱頂受到邊樑及斜柱輕微拘束時,鄰近之拱頂則相互抵消橫向外推力(企圖拉開穹窿或拱頂底部之力量)。然而仍須處理兩端的拱頂,於是位於兩端之柱子的基部變寬,形成一倒V型斜撐(圖3,照片4)。另為防止端部拱頂之較低邊緣部份的扭曲,因而加建了雨遮式之水平樑。即使在此事實之下,該水平樑仍然細薄且可被視為磚造拱頂之延伸,乃使得磚造拱頂的連續性,不論在力學上或視覺上都不會被改變。又其覆蓋面積約為9,000平方公尺,但僅使用了24根廣佈的柱子。此類拱頂不需要在側邊有連續支撐,也不要求在端部形成拱牆(Tympana)。光線則可經由整個周邊貫穿而灑入,以及透過空間中央三個較短的出挑拱頂進入。

 

同時,Massaro農業化學工廠的入口區域更增其自載拱頂的戲劇性。輕微滑入主要拱頂的三個具有相同橫向出挑 的 雙懸臂拱頂,是由單排的四根柱子所支撐。橫向力由錐形邊樑所吸收,並傳遞至最外緣之傾斜柱上。此處拱 頂之造型、光線和其卓越的“薄”具有明顯的戲劇性(照片10)。「輕如一塊磚(Light As a Brick)」是被 發明用來形容迪斯特作品的最貼切措辭3

 

史丹佛•安德森(Stanford Anderson)4教授是認為這些拱頂類型之技術性創新,以及建築物尺度和經濟性是 驚世駭俗的,但很明顯的是這些實際的論述,並無法足以理解迪斯特的作品。不過它的實用目的,確實給予了 環境在比例、細部、色彩、質感、特別是空間、採光及薄的戲劇性上特佳的品質。這些品質相互整合,同時鑲 嵌于結構與營造程序之中,最後則深入迪斯特所稱之「無限經濟(Cosmic Economy)」當中。即如迪斯特所曾 言:我是一個「在構築倉庫之過程中創作建築,即使那並非我的目的」的工程師。

 

迪斯特擁有長期且多產,並嫻熟於設計加強磚造建築及其必要營造程序的事業,同時完成了大量的實務工作。 他也利用其結構創新,建造了少數崇高且成功的建築抱負。我個人也深信他是一位同時擁有彼德•萊斯( Peter Rice)所謂建築師與工程師之不同特質的人:建築師如同藝術家,由自我主張激發靈感,而工程師則尋 求如何將問題轉換成表現結構、建材及其他非個人主導的元素中,從而領略建築師獨特的建築美學。而安德森 教授則以為,無論如何這是一個迪斯特其思想與工作之複雜整合的表徵;一個他是建築師也是工程師的表徵; 一個由於其科技創新之實現所造成的最高建築成就的表徵。他最出名的兩個建築作品,一是Atlántida教堂( 西元1958〜1960年 ,照片11),另一則是其自宅(迪斯特住家,1961〜1963年,照片12)。

 

 

 

 

 

 

 

 

 

 

 

 

 

 

 

Atlántida是農夫與工人的集居地,而教堂贊助者原先僅要求一實用結構,但人類需要信仰,且依然更需要社會信念。所以,迪斯特花費了許多時間,轉換此委託成為一除了可提供禮拜的地點之外,並能喚起該社區及所有來訪之人情感的地方。教堂的牆壁是一系列曲線之規則錐型面,它在地表面是一直線,而昇起至牆頂端時則成為深厚的正弦曲線(照片13)。而屋頂則是一連續的雙曲度拱頂,並且設計使得屋頂與牆之曲面相交於一平面上。水平外推力則利用一曲線邊樑與整合於拱頂之繫桿來解決。此作品係為迪斯特有關雙曲度拱頂之早期發展結果,也是屋頂和牆之關係的根本創新。

 

教堂的明顯入口是經由太陽方向之北側立面。然而,首先考量教堂入口的象徵性,則可強化迪斯特的信念於典 禮、受洗儀式及教堂活動之中。左側立面前方是一小型簡單之磚造結構,以遮蔽一下降到具有瑪瑙天窗之圓形 地下受洗池的樓梯。依循此聖禮入口可進入教堂,而一條教堂地下通道正好導引它並上到主要入口之內。由此 來到之共享位置,伴隨其複合但自中殿到內殿順暢連續之周圍表面,從民眾到神職人員均可看穿教堂簡單開放的平面,在梵蒂岡教廷宣告此直接關係之前,迪斯特已經在這裡主張了。

 

教堂中的光線柔和:入口處並無明顯的光源,不過牆壁上則有光線映入中殿。同時拱頂也有明顯的採光。這些 採光分別由彎曲牆壁上的窗,以及一系列位於入口上方及唱詩班後側之磚百葉開口貼雪花石膏薄片的立面所提 供。自承載重而獨立的入口牆壁,被一行介於立面與結構牆和拱頂間之光線所標明。所有這些光源都接收自佔 有優勢之北向光,但卻是漫射進入空間。拱頂屋頂之圈狀小開口,則增加了祭壇的照明。

 

獨立的鐘樓是一加強磚造之精心傑作。看來簡單的穿孔樓牆但提供了數項功能:允許施工無鷹架、減少風載重 、反直覺地統一表面,以及形成高塔內外召喚般的燈光效果。在高塔中向上方看之有趣視野中,同時展現了預 製的懸臂磚造樓梯踏步。(照片14)

 

迪斯特在可以眺望寬廣之Plate河的良好斜坡基地上,為其大家庭建造了一棟天井住宅。該房屋佔滿整個狹長 之土地(12×50公尺),並有三個可以貼心使用的室外空間。在這裡同樣的活動整合進入了建築概念之中。從 街道登上入口平台,並經由門廳與可顯現房屋之自載拱頂和暗示擁有中央庭院之樓梯高度處進入。我們拾階而上會到達一可允許住宅私密性內部活動,但又可充分地提供拱頂式起居空間之重要地點,並經由開放式涼亭拱 頂之下,延伸進入可緩和北向陽光及室內外關係的庭院。寬大的起居空間擁有一朝向南方河流之硬質鋪面平台庭院(照片15)。此外,具有精巧單支承桌子的廚房之後則是狹長通道,它可導引至遊廊,即臥室與中央庭院 之間所謂的前廊。而房屋背後亦有一花園。

 

 

 

 

 

 

 

 

 

 

 

 

 

再由內部來看,自載拱頂界定了起居室和飯廳區域(高於起居室三步台階)其空間之連續性與獨立性。這些拱頂雖小,不過它們是迪斯特早期之發展類型,並且其建築潛力已能被體察——拱頂之弧形可提供空間定義或解 放;自載拱頂之屋谷則提供了界定或連續性;而色彩、質感與磚造技術則給予愉悅的氛圍。雖然這是住宅基本 之配置安排,但是這些必要的品質,以及由小圬工單元和其相對之砂漿接縫所造成的溫暖反射光線,也明顯的 是迪斯特之最大實用建築的基礎——且較混凝土構造物的給人感覺大不相同。

 

安德森教授相信迪斯特以其雄心有代表性地統合了住宅之實用價值的真實性:那就是照顧到他的大家庭、基地 的限制和對非住宅材料與結構系統之承諾等的真實性。自然灑落的季節光線與精妙之尺度和細部,所有這些與 單純但有說服力的空間組織形成了整体,迪斯特於此處又再度成為一代建築宗師。

 

在迪斯特從基本的到較大主張的案例中,位於烏拉圭首府Durazno市之聖彼德教堂乃是其最重要的作品(西元1969〜1971年)。其中合作者包括建築師阿爾維托•卡斯楚(Alberto Castro)與工程師保羅•羅密歐(Raúl Romero)也必須表彰5。聖彼德教堂是十九世紀羅馬式與文藝復興式的混合式教堂,它位於主要市區之南端, 且兩側受到建築物所包圍。聖彼德教堂中殿與內殿的整個屋頂被火災燒毀,但是立面及前廳留存。起初迪斯特再一次是在探索單純的解決之道,但因其巧思而遠遠超越。儘管在這裡他使用了其工作上絕無僅有之結構系統 :摺版(Folded Plates),不過迪斯特仍運用了他對於加強磚造的專精。

 

像迪斯特往常一般,聖彼德教堂之平面極度簡單:一率直的矩形(非正方形但不具明顯方向性)延伸進入內殿 。即使至少橫向斷面也是異常單純,而教堂的斷面卻創造了其特殊品質。從之前是具有三條狹長通道的長方形 教堂,迪斯特保留了低的側廊但並無任何支撐介於其與中殿之間(照片16)。該側廊寬敞而顯得擁有高空間之中殿的相對狹窄。由於中殿側牆朝中央傾斜,不但強化了中殿之高窄感覺,也因此形成為導向內殿的空間。

 

在Atlántida教堂中光線控制良好,但此處迪斯特之作為則達到了高峰。當中殿側牆之頂端,一連續之帶狀採光提供漫射的光線充滿室內時,迫使屋頂感覺在飄浮。強光沖刷在祭壇之上的高牆,而光線係來自內殿上方,且隱藏於中殿屋頂之上的巨大北向高窗。

 

在聖彼德教堂中其空間、光線、色彩、質感和細緻工匠技術之品質,是如此完美地被整合與滿足,並且充分實踐了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巴舍拉(Gaston Bachelard)、盧卡奇(Georg Lukács)、班雅明 (Walter Benjamin) 以及肯尼斯•凡普頓(Kenneth Frampton)以降有關「詩」與「建築」之涵構,而使人輕 易地降服於如此之建築詩性上的成功。但是接著理性的問題出現。是如何使得中殿之牆壁無柱呢?怎麼會形 成那些相連牆壁及屋頂之間的連續採光帶呢?

 

而答案就在其牆壁與屋頂違背直覺地同時向教堂長向延伸。中殿牆壁是十分細薄之混凝土與磚的複合構造, 形成了非常高且細長而跨距(該跨距是由介於呈一線排列之中殿和內殿之間鋼筋加強的前廳內牆,一直到隱 藏的混凝土橫隔板)為32公尺的預力樑。屋頂則由四塊具有相同跨度又極薄的磚造平版所組成,並以達成結 構有效深度之摺版機制來獲取其強度。儘管很難被看見,但小的鋼管支撐仍用來連接牆壁頂端與屋頂平版的下方。上述細部與側廊屋頂則提供了此高牆樑的橫向勁性,同時也拘束了屋頂的側版。(圖6)

 

 

 

 

 

 

 

 

 

 

 

 

 

 

 

 

轉身離開教堂之時,另一個光源則透過精巧的磚工藝表面而詫異的展現。此接著的驚喜並非是發現一個窗戶 ,而是發現了一個厚度為5公分之不規則六邊形的磚造盤旋「玫瑰窗」。(照片17)

 

困難與富機智的技巧可賦予此教堂力量,而玫瑰窗展現了自我意識的大膽嘗試,但是就其基本結構與營造方 面而言,則係受到細微而不易察覺的拘束。此教堂擁有崇高的建築品質;它是一動態的神聖空間。它在許多層面 獲致預期,安德森教授曾宣稱聖彼德教堂是廿世紀後半葉最傑出的建築作品之一。如同經常發生於最佳 建築作品之上,聖彼德教堂未曾適宜地經由相片來向世界展現其品質。

 

這就是迪斯特思考與工作的整合特質,使他脫穎而出成為建築與結構藝術大師。他的自載拱頂之長出挑或是 四向出挑「海鷗(Seagull)」拱頂之奇幻品質真令吾人不可思議(照片18)。但是迪斯特更曾謙虛地向安德 森教授表達警告:「我也得遵循物理法則。」迪斯特更喜愛見證他的數學老師,當面對質疑理論之挑戰時所 迸發的心愛引證:「原理、原理、原理在真實中失敗,其失敗是因為光有理論是不充份的!」迪斯特精確的 結構創新,正是因為他不接受現實存在與教條規則的極限。他由力學法則開始,並以其敏銳的對於問題和潛 力的瞭解來貫穿之。由此而產生其結構之獨創性,以及接下來在營造發明上的需要。最後,物理法則結合統 一了它他對於磚塊的單純鑑賞。

 

安德森教授又認為迪斯特結構原則之基礎,就是他所關心的“面(Surface)”。依其所言:「如果我必須 綜合什麼才是我們的研究驅動,我將會說就是“面”其本身的永恆價值。」迪斯特不僅躲開直線的構架,同 時也避免雙向曲線外形例如拱或肋條。雙曲度拱頂之複合垂鏈線可穿越空間;自載拱頂之單一曲度可用兩個 向度來描述,但是使其有效之原因,就是它在懸垂表面及經濟邊樑的延伸。迪斯特信奉的有效面結構是如此 地成功,致使我們傾向於將其巨大但細薄之拱頂視為線條或側緣。證據就在那裡。

 

除了對結構整體性和紮實技術之基本信仰以外,迪斯特更堅持必須與要求。他的面結構不僅是一結構術語, 也是對於造型重要性之付託,他更進入了其視為藝術的建築領域。聖彼德教堂之磚造細部與完美其本身並未 終結,而是應體認什麼才是達到空間具有說服力所必須的。光線對於建築和迪斯特而言是根本的,在此無須 詳述之前已討論之模範作品的品質,但值得重複說明的是光線是迪斯特大多數謙遜作品的顯著特色,並在聖彼德教堂中達到精湛。阿爾維托•佩特林娜(Alberto Petrina)曾以強而有力的觀點說:

 

迪斯特是個卓絕超倫的藝術家。廣泛來說其作品超越數個氛圍與面向:心靈的、空間的和世俗的面向。除使用世間素材之外,他還利用了難以捉摸的天國材料,譬如光。讓我們想像Atlántida教堂與聖彼德教堂,光線是一不可替換的要素,若沒有它則好像結構已退讓一般,建築物將會傾倒。光線好像受到磁石吸引一樣被牽拉至選擇點,它與材料揉捏混合直到成為他們其中的一部份,光線就是頌讚及美化。它宣告神明的降臨,或者至少是完美地模擬了那降臨。

 

迪斯特是一富有經驗及細心敏銳的人,尤甚是對於技術與務實兩者的更加要求。迪斯特賦予了Atlántida教 堂的存在,並使勞動者能夠在那裡敬拜神明。他確信勞動人們期待某些崇高的事物,但在這裡他不是透過 直接的手段來達成,他更在乎人們對於行進及停頓的選擇,以及如何以言語來展現,

當他們為朋友介紹教 堂之時的深刻瞭解。

 

烏拉圭是一有良好受教人民的小國,不過自然資源較缺乏,二次大戰後為健全有效之發展,則必須要有策 略。而 迪斯特應用其所學之高等靜力學解析與鋼筋混凝土設計,專注於加強磚造和雙曲面的可能性上,乃 是出於對磚塊 之懷舊鄉愁或多愁善感。磚造材料之生產與使用,是烏拉圭在地的適合工業,如同我們所看 到的,迪斯特構想出 如何從一結構觀點來有效地使用這些材料,且對於磚塊之潛力和優點擁有明確的領悟 。他完美地發展不太為人所 知,又與這兩項潛能相聯繫之技術,為烏拉圭民眾提供合理且美麗的建築結構 。

 

儘管他擁有傑出的觀念與技術能力,但與其一流的建築設計相比,他的著作極少。因此,相對上地直到最 近其作 品才被國際所認識。然而川口衛教授認為,對迪斯特本身而言,此絕非是一問題。雖然迪斯特是磚塊與雙曲面的 魔術師,但他自己之信念,則是最主要的是要擁有一沈靜的心靈。他是虔誠的天主教徒,並 與皈依自猶太教的夫人養育十二個小孩。儘管迪斯特對於其工作之結果是沈默的,但他祈禱對於其本身之 智慧、敏感度與進取心的完 美掌控。其工作之遵循路徑是他所認為的正確方向,且從頭到尾他自認非常地 滿意。

 

不論迪斯特是否有意識到,但是川口衛教授相信迪斯特完全是嫡出於西班牙式結構設計的。依時序而排列之那些可能影響他之前輩們的圖表可能會像是圖7所示,除了Robert Maillart以外,所有圖表上的人都是西班 牙籍。不 知道迪斯特在其生命中多久一次拜訪其祖國?此外,也不知道他身為西班牙人,是否曾有意識地試 圖在其本身的 技術中引入西班牙建築?無論如何,就像他的西班牙母語,可讓他擁有直接了解西班牙現代建 築師像是高第以降 之成就,而吾人可推測即使迪斯特從未離開過烏拉圭,但認知其西班牙前輩們的作品與概念,對他來說則是十分 地容易,同時能夠很自然地受到他們的影響。 

 

川口衛教授又認為安東尼奧•高第及其追隨者,對於迪斯特有很大的影響是相當可能的。迪斯特的設計本質是一種有關「最佳之形抗方式」的思考模式,這就是高第的思考方式。使用於奎爾公園(Park Güell)之擋土牆(照片19),或是奎爾科隆尼亞地下小禮拜堂(the basement chapel of Colonia Güell,照片20)的 倒拱形方式, 即是完全依據此思考模式。由高第學生Lluis Moncunill所設計之Aymerich & Amat工廠有一個磚造薄殼,即可看成是迪斯特雙曲拱頂之原型。而高第的另一學生César Martinell,則企圖應用驚奇的拱 形磚造結構造型(照片21)。如同眾所周知的,高第其本身也曾在聖家附屬小學施作雙曲磚造薄殼拱頂。 

 

 

 

 

 

 

 

 

 

 

 

 

 

迪斯特透過其自身之西班牙語文能力,在能夠密切與偉大前輩們之思想及作品接觸的環境下研究與工作。至 少可以說在此環境之下,他總是能夠確認他是追隨其所信任之道路,且從未偏離其傑出前輩們所展現的方向 。因此,川口衛教授最後認為迪斯特已建立了其為西班牙結構設計傳統之後繼者的正統地位。

 

安德森教授則相信,策略上迪斯特體認出了低開發國家的現實限制情況,但同時也批評被認為是正確之開發 國家的傲慢。他的發展是具有人道特性的;他曾勇敢說出人類是以滿足和快樂為目標6。在其發展概念中, 低開發國家 甚至可以說是具有某些優勢。他體認到當時重要的研究領域,僅能以大規模且強壯的經濟體系 來進行,而他的時期和地點亦足夠讓其巧妙地解決問題並提供其他人利益。

 

他也創造出如何快速且經濟地建造,且經由他自己的營造公司來實現。迪斯特拱頂所覆蓋的超大面積,即是 其經 濟競爭力之見證。我們可以附加如何有效且實際的,同時也是社會與文化的工作智慧,以統合房屋、工 程與建築 。這就是迪斯特的「無限經濟」,並且他不僅能夠瞭解北半球國家之龐大企業其組織與生產,也可 以批判他們的 功能障礙。迪斯特不僅了解有關他的國家可達成之生產目標(特別是在文化與社會正義方面) 的限制,同時對於其國家可能實現之目標,也是樂觀的和向前的。

 

在迪斯特向其伯父及詩人拉斐爾•迪斯特致敬時,他強調他們之「熱切的共同關心,即是科學認識論與詩歌 。」 對此安德森教授曾以滿足之心來瞭解,並對於從迪斯特身上看到的明顯關連性(由磚塊之稱其重量到理 論與哲學 論述的主張)印象深切。而認識論立場之重要指標,就是其目的論的辯證觀點,如同此處迪斯特所 言:

 

對於目標有清晰之意象並不容易。換言之,使得形成目標之基礎與原則的意象清晰則較為容易。這就是為何「以結果來正當化手段」之理想是一極端的錯誤。我們並無法知曉結果會是如何?假若在我們的行動中,我們背叛了形成與塑造這些目標的原則,則我們將永遠也不能實現我們擁有的目標意象。我們無法為了未來城市的美麗和尊嚴(那是吾人用來容忍嚴苛生活所非常必須的)而延緩。即使我們可能必須為實際而妥協,但是我們無法以原則來延緩他們。當我們沒有其他選擇時,我們可能必須妥協,但仍應一直繼續嘗試完成可形成目標(我們的未來)的原則。

 

安德森教授以為上述引證,能夠開展我們有關可能尚未學習自迪斯特之部份的思考。顯然地他已分享了迪斯 特關於不相信歷史決定論和此類「時間精神(spirit of the times)」想法的知識分子傳統。迪斯特生活在 與高度現代主義(high modernism)相同之環境,但是「高度現代主義」及「後現代主義(postmodernism) 」皆非 單一之現象。在每一歷史時刻之具體表現是相當錯綜複雜的,若僅考量合理性之議題,則並不是所有 的現代主 義都曾被合理地實現過。

 

而更重要地是,包括那些像是迪斯特以合理意圖所追求的最佳作品,並沒有跟隨著某些空虛單向的理性主義。 微妙的合理性不僅依然是可能的,而且也是值得嚮往的。回到迪斯特來說:不論是遵循物理法則或是交付於社 會評價,而都應該由適合於手邊之情況的原則開始,之後並勤奮工作且巧妙地克服各種層面的任何問題,這是 迪斯特值得我輩建築師或工程師認真思考和學習的部份。

 

川口衛教授確信迪斯特之建築作品,雖然是使用容易取得之磚塊、簡易之當地設備和極少的鷹架來完成,但是 他體認到了正確之道路:為了要產生最合理的形態,則要使用最自然地可利用材料。也許迪斯特的主要魅力, 就是其完全缺乏對於是否他會被世界所注意或是跟隨潮流的關心;亦即其工作中顯露之態度,在於滿足地體驗 生命而不表現怪癖或是公然的自我推銷,並且在其本身能力範圍內單純地擁有自信心,這更是吾人必須向他學 習的最重要事項。

 

而安德森教授對於迪斯特建築工程之具體及卓越品質兩者的最終想法是:除了必要的鋼筋與水泥漿以外,迪斯 特的建築物無所隱藏。抵抗重力與風力以及建築之造型和空間的都是同一個結構體,而勒•柯布季耶的廊香教堂(屋頂結構隱藏起來,牆壁圬工以灰泥粉刷)與之相比,其造型和空間與結構需求完全無關,而是由建築師 來雕塑。但在迪斯特的創造同時擁有造型、空間、採光、材料與載重結構之崇高建築物的能力之中,這些元素 沒有任何一個需要妥協,是故迪斯特在工程師或建築師之間無人可及。

 

訴諸原則依然是迪斯特最令人信服的訓示,而不僅是概括的哲學術語。迪斯特證實了謙卑的材料已成為建築業 最早時期的基本,但仍然可能是實務的、經濟的、社會的與藝術的創新機會。他的努力提昇了他自己的生命與 作品、他的工作夥伴,以及那些體驗其作品之人。除此現象的原有影響以外,迪斯特的工作生涯貢獻了一創新 模式。無論是使用新的或傳統的材料和技術,其成就鼓勵了所有的設計者與建造者,可預期每一實際狀況其前 所未有的潛能。

 

 


 

註解:

 

1.川口衛教授,西元1932年出生於日本福井縣,1966年取得東京大學工學博士學位。現為法政大學榮譽教授, 1997年司徒加特大學授予名譽工學博士學位。主要的設計作品與得獎包括:1970年科學與技術廳長官賞(氣動結構)和日本建築學會賞(日本萬國博覽會Expo’70空間構架)、1983年日本建築學會賞(空間結構系列作品)、1995年國際橋樑構造學會國際獎(結構設計與哲理)以及1997年日本建築學會賞(福井太陽巨蛋)。

 

2.依據Remo Pedreschi著,工程對當代建築之貢獻(倫敦:Thomas Telford,2000):在阿根廷、巴西及烏拉圭Dieste y Montañez公司興建超過一百五十萬平方公尺之建築物。而該公司之管理後來繼續由迪斯特的兒子之一埃杜阿爾多(Eduardo)以及工程領導人岡薩洛(Gonzalo Larrambebere)來執行。

 

3.約馬提•皮也吉諾,Leggero come un mattone:艾拉迪歐•迪斯特的建築,1997,Parma,義大利:

  Industria Leterizi Giavarini S.p.A。

 

4.史丹佛•安德森教授,史丹佛•哥倫比亞大學藝術史博士。西元1974〜1991年及1995〜1996年麻州劍橋麻省理工學院藝術、建築與城市型態之歷史、理論與評論博士學程主任。其研究與著作係關注於建築理論、 歐洲與美國現代建築、美國的城市生活、認識論及編史法。

 

5.迪斯特談到在聖彼德教堂共同合作工作的有卡斯楚、羅密歐與他本人。阿爾維托•卡斯楚則解釋說他與羅密歐兩人是獨立作業,而通常最初期之概念是得自迪斯特的小張草圖。他說:我初期之參與是在有關根據迪斯特之原始構想,而發展之初期設計的建築細節部份。當此階段完成,工程師羅密歐則與迪斯特密切合作以明確該案之結構部份。……,迪斯特指導營建階段,其中在結構問題上受到羅密歐之支援,而在建築議題上則接受我的建議。此時,現場監造人維多里奧(Vittorio Vergalito)開始加入團隊。

 

6.迪斯特認為如果我們能夠以人類滿足與快樂為共同目標,則我們將達成廣泛的共識。此目標必將依照每一個個別的生活哲學與其宗教信仰,而形成不同的原則。而由此聚焦於人類目標之健全觀點來看,我們無法接受目前所看見的周遭環境。

 

 

 

 

參考資料:

 

1.Feature:Eladio Dieste,Architecture and Urbanism雜誌,2003:08,No.395,63〜137頁。

 

2.艾拉迪歐•迪斯特:“輕如一塊磚”,Dialogue建築,2005:05,No.89,14〜43頁。

 

3.彼德•萊斯(Peter Rice),工程師奇想,1998,Artemis出版社。

 

4.雷莫•佩德里奇(Remo Pedreschi),艾拉迪歐•迪斯特:工程師對於當代建築之貢獻,2001,湯瑪斯•泰爾  福有限公司出版。

 

5.史丹佛•安德森,艾拉迪歐•迪斯特:結構藝術的創新,2004,紐約,普林斯頓建築學出版社。

 

6.Structurae網,http://en.structurae.de/persons/data/index.cfm?id=d000263

 

7.Wikimedia Commons網,http://commons.wikimedia.org/wiki/Vault

 

8.Wikipedia網,http://es.wikipedia.org/wiki/Eladio_Dieste

 

9.烏拉圭學術網,http://www.rau.edu.uy/uruguay/cultura/dieste.htm

 

10.智利龐地費雪亞天主教大學網,http://www.puc.cl/faba/ARQUITECTURA/IGLESIAS/SanPedro.html